这两天国际金融市场热闹得很。一边是中国悄悄把手里的美债减少了257亿美元,一边特朗普嘴上说政府快关门,转头对中国态度却突然缓和了不少。
美联储刚刚宣布2025年第一轮降息,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,目标区间到了4%到4.25%。这招算是给就业和经济打了个预防针,但通胀还没完全压下来,核心通胀率依然超过3%,让人看着有点摸不着头脑。
美国财政部的账面钱也快见底了,9月30日如果国会两党还没谈妥预算协议,政府关门几乎板上钉钉。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医疗经费上扯皮不断,场面有点像“吵架山”。
更有意思的是,特朗普这回态度来了个转弯。9月19日中国减持美债消息出来后,他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喊话“想去中国访问”,还暗示可能搁置一笔军售,表现得蛮友好了。
中国连续三年减持美债,累计砍掉超过2800亿美金,手里的美债规模回到了2009年之前。别以为这是逃跑,更像是在做资产配置调整——往黄金上多靠了一点。
到8月底,中国的黄金储备涨到7402万盎司,占外汇储备比例翻倍达4.3%。这背后是现实考虑,美国债务早就超了37万亿,每年利息光付就上万亿,把钱压在这儿风险不小。
不光中国,像加拿大、印度、比利时这些国家也都在减持美债,加起来超过700亿美元。并不是资金跑了,而是全球央行开始重新思考美元的地位,转向多币种、多资产布局的新玩法。
人民币这些年也悄悄进步了。跨境结算里,人民币地位不断提升,从以前的备胎变成不少国家的贸易“标配”,资本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。
这场美债风波其实是全球资本市场在重新排列。过去大家都是盯着美国现在更多是分散投篮,谁安全、谁稳都得算清楚。
美联储这回降息有点像往锅里添油,短期能吸引点投资流回美国,但长远看钱多了,美元购买力会被稀释。美元指数自特朗普上台后跌了超过10%,这说明信用在慢慢走下坡。
白宫对美联储降息的态度也越来越直接,新任理事米兰在会议上投了反对票,主张降更多。可见美国这场政策博弈还紧着呢。
中国准备得更周到。减持美债动作仔细,增持黄金稳健,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改革也没停步。全球资金在找新锚点的时候,中国变得更积极,不再只是被动承受。
这场围绕美债、美元和美联储的较量,已经超越简单的金融新闻。10月1日美政府可能停摆,不仅是美国的问题,更是全球对美元信心的一个考验。
中国慢慢退场,不是仓皇逃跑,而是有策略地换阵地。特朗普吓唬声浪大,实则透露出美国这一体系有些吃紧了。
美元霸主地位在淡化,全球金融版图悄悄变了。不是风向变了,是风把旧地图都吹乱了。
你怎么看这事儿?评论区见~
炒股配资找配资,正规配资平台有哪些,昆明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